初 旭
“乌蒙磅礴走泥丸”。那年的春天,毛主席长征路上的行吟,使这片土地从此闻名于世。气势巍峨,绵延千里的乌蒙山腹地,一座叫摩尼的古镇,在川黔茶马古道上屹立千年,见证了高原的风霜雨雪,也见证了这里的沧海桑田。
古镇上,李修会组织的上千名妇女同胞,怀揣一颗感恩祖国,感恩人民之心,扎根乌蒙山区,用爱心扶贫,文化扶贫,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涂上一抹壮美的色彩,被人们誉为长征路上的扶贫娘子军。
心怀感恩育“新苗”
2024年的夏天,长江沿线的许多城市早已热得火炉一般,炽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走进高原上的摩尼镇新苗学校,整个校区,鲜花遍地,春风拂面,孩子们或练球或游戏,处处充满欢歌笑语,让人感到一片春意盎然。
这所民办学校有160多名教职员工,上千名学生则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学校校长李修会从小就在云贵高原上的摩尼小镇长大。这里位于川滇黔交界的四川叙永县 境内,古时候是川黔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1935年2月2日,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一渡赤水途经古镇,为不打扰当地的老百姓,数千人的队伍宿营当地的何氏宗祠、万寿宫和摩尼街头,第二天悄然开赴石厢子,并在那里召开了著名的鸡鸣三省会议。李修会的父老乡亲们就曾见证了这支秋毫无犯的队伍。
小时候,李修会印象最深刻的是父亲讲述解放军救自己的故事。李修会的奶奶病逝得很早,他年幼时就起早贪黑起来去沿街叫卖米粑。1937年的一天拂晓,父亲又端着簸簸沿街叫卖米粑,被一辆飞来的板板车碾压进泥水沟里,奄奄一息,当地街坊邻居都以为父亲死了,还为他穿上寿衣,当地参加征粮剿匪的解放军闻讯后,迅速赶到李家,为他缝制伤口,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抢救,父亲终于苏醒了过来……后来父亲逢人便说,我这条命是解放军给捡回来的。
沐浴着新中国的阳光雨露,父亲有了自己的家庭,就经常讲起自己死中获救的故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李修会和她的兄弟姐妹们,一定要感恩共产党,感恩解放军。李修会就这样在父亲的感恩教育中逐渐长大成人。
十九世纪80年代,青春靓丽的李修会走出高中校园,回到生养自己的摩尼小镇,顺利进入供销系统,成为一名不愁吃穿的人,加上优越的家庭条件,走在大街上,许多人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她爱人是中学的一名教师,按传统的人生轨迹——相夫教子,完全可以过上安稳宽裕的生活。
李修会的家就住在川滇公路边上,时常看到村里那些五六岁的孩子,父母忙于挣钱养家糊口,无人管教,无学可上,一整天在泥地上爬滚,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身泥,只剩下两只眼睛忽闪忽闪地转动。或用竹竿当马马骑,稍不留意就冲进公路的边沟里,摔得鼻青脸肿……十里八村的乡邻,往往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就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李修会深深明白,这是因为家乡的贫穷和落后所致……
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教育才能彻底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说干就干,1986年7月,在家人的支持下,和姐妹们的帮助下,李修会租用了一间3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在摩尼创办起了叙永县第一家私立幼儿园——新苗幼儿园。初期创业,生源是关键,李修会耍得要好的姐妹们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新苗幼儿园来入园,为李园长“扎起”。没有教师和后勤,这些姐妹们就主动出来为李修会担纲重任,后勤主任罗应红就是其中之一,在新苗一待就是三十多年,把新苗当成自己的家。新苗幼儿园也从最初的8名娃娃进园,半年后发展到四十多个孩子。1987年,李修会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经过李修会和老师们的多年的艰苦奋斗,新苗幼儿园凤凰涅槃成为新苗学校,学校涵盖了完整的幼儿园、小学到中学的教学学制。学校也从30平方米的土坯房扩展到30000多平方米的教学综合楼,从8个幼儿发展到1700多名中小学生,从一名教师到一百六十名教职员工。新苗学校成为当地民办学校的一面旗帜,其办学经验在全国推广。
爱洒乌蒙扶贫路
新苗学校大多数孩子是留守儿童,都存在“失足、失管、失学、失亲、失依”的五失情况,为了给家长减轻负担,学校对残疾儿童不嫌弃,不抛弃,一个也不能少。三十多年来,有500多名残疾儿童与普通的孩子一样,在新苗学校接受了基础教育。体育健儿胡洋就是其中一个。
胡洋3岁时,因车祸左腿高位截肢,从此变得自卑孤僻。2008年7月的一天,胡洋被父母带到新苗学校,李修会欣然接受了这个孩子。
一天上体育课时,李修会看见胡洋独自躲在花园一角玩弄拐杖,就和他交谈,鼓励他说:“一条腿也能上体育课,相信你能行。”和他聊了许久,此后,胡洋拄着拐杖与其他同学一样上体育课。胡洋喜欢上了打篮球,渐渐地能够扔掉拐杖,单腿运球、抢球、投球。有几次李校长看到他单腿在跑在跳,觉得他右腿的肌肉弹跳力很强,就让学校的体育老师单独对他训练。从第二天开始,李修会的丈夫成志磊和学校专职体育老师还每天训练胡洋的跳高。李校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时用毛巾默默地为他擦拭,还把水送到他手里。他变得自信而开朗,从而锻炼的劲头也更足了。
在新苗的关爱下,胡洋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多次参加县市级残疾人运动比赛,2015年,成为一名优秀的国家级运动员,2023年获得巴黎世锦赛冠军,2024年获得巴黎残奥会冠军……
据了解,先后有上万名孩子在新苗学校开始了人生的起跑。他们有的考入北大、清华、国防科大、上海复旦、北京航空等“985”“211”学院,成为祖国的栋梁人才,更多地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成为各条战线的佼佼者。
青春敌不过岁月的风霜,三十八年弹指一挥间。李修会,乌蒙山上的一株“新苗”,孩子们口中的“李妈妈”,如今变成了“李奶奶”。李修会和她曾经瘦弱的新苗,已成为一片枝繁叶茂的“新苗”,正在长征路上焕发生机,茁壮成长。李修会当选为四川省人大代表,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禁毒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
学校办好了,李修会个人也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但她却闲不下来,除了实现当初“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命运”的诺言,继续浇灌好“新苗”之外,生于斯长于斯的李修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到了社会扶贫、乡村振兴方面,为当地党委政府分忧解愁,回报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厚爱。
地处川南高寒山区的叙永县摩尼镇,2016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也特别寒冷。腊月的一天,天空下着冻雨。深夜十二点过,李修会睡梦中接到摩尼镇政府的电话,请她出面协调处理一起棘手的民间纠纷。据介绍,当地一苗族同胞杨某,心情不好就和老婆拌嘴打架。老婆离家出走。接连两天,杨某弟弟走人户喝酒醉死了,安葬好弟弟后的第三天,得重感冒的儿子又病死了。本就无奈的杨某就将自己苦难说成是政府造成的,并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停尸闹事,要求政府解决儿子的安葬费。放下电话,李修会久久不能入睡。
第二天一大早,李修会不顾天寒地冻,在姐妹们的陪同下,踏着泥路来到杨家。房子很漏,屋子里全是稀泥。一家大小穿得破破烂烂,蓬头垢面。孩子尸体还停放在屋檐下,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件事,十几口人怎么办呢,他们家怎么过年?
她了解事情的真相后,长长地叹了口气。她以理服人说服了杨某,临走时把包里仅有的两千元钱全部送给了杨某。从此,这家人也成了李修会的帮扶对象。
李修会和当地政府一道帮助杨家翻修房子,李修会还帮杨家还上了四万多元的外债,投资两万多元买来鱼苗,帮助他家承包了生产队的鱼塘。逢年过节就是三五千元的赠送。经过帮扶,2019年杨家脱贫了……
李修会心地特别善良,见不得她的乡亲们贫穷,凡是她知道的,都尽力去扶持和资助。当地村民何X强和曹X平两家的孩子都得了白血病,李修会先后捐资两万多元帮助两个不幸的家庭,同时还号召学校的教职员工为两个家庭捐款捐物,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抚平心灵的痛苦。当地龚山村的龚X家,家庭穷困,又一连生育了八个孩子,李修会知道后,主动资助这个贫困家庭,鼓励孩子们多读书,用知识来改变家庭贫困,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当地老百姓的心目中,李修会就是是一个一心为党、一心为民,不求回报的真正的共产党员。
产业扶贫我为先
在长期的扶贫道路上摸爬滚打,李修会明白,扶贫任重道远,扶贫攻坚还需长效机制,仅仅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仅仅靠输血不造血也是徒劳的,她开始了自己的产业扶贫计划。她组织成立了志愿者团队、妇女学习班、亲友团、群众文化协会,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发展经济,助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当地仙草湖附近的村民夏绪松,从广东打工回乡后搞养殖,年年创业年年亏损。2016年4月,李修会带领新苗学校的学生到仙草湖春游,夏绪松认识了李修会,就把自己养鸡的艰辛说给她听。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不久,李修会便自费带着夏绪松等一批创业青年人外出参观开眼界,他们先后去了叙永的马玲、上马等地参观养殖,到江阳的分水董永坝看蔬菜基地,到水潦乡考察他们引进浙江的“农油飞鸡。”学习回来以后,眼界开阔了,夏绪松有了新思路,从选择鸡苗、场地、疫苗,再到建立销售渠道、运输成本控制等基础开始学习创业。
时下,夏绪松每年养四千多只高山黑土鸡,七个月出栏。产品通过泸州的广电云商平台,销往重庆、成都、毕节等地,他的土鸡和绿壳鸡蛋供不应求,年收入十万以上……夏绪松勤劳致富后,还免费为本村十多户养殖户提供技术和销路,带动了他们共同致富。
2017年春天,李修会带领当地龚山村的干部到外地学习,四次到赤水河镇了解凤凰李的种植栽培,结合龚山村的海拔和土质,2018年春天,她出资买了2500棵凤凰树苗给村里,以后有了盈利归村集体,帮扶那些贫困户。龚山村的文书蔡焕强说,2018年李校长还带领旗燕村和郭庙村的村长去成都德阳,出资买了两万多株冬桃在当地栽种。
为了使乡亲们尽快摆脱贫困,李修会还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积极联系各商会、企业和媒体等对摩尼的农特产品宣传报道,为当地的粮油作物、蔬菜、水果、烟叶、花卉、药材、禽畜、鲜蛋、腊肉、香肠等农产品打开销售渠道。创办“叙永扎染”非遗手工作坊,解决了十多名贫困妇女同胞的就业问题。
她组织开展的摩尼民族风情文化节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项目。为摩尼赢得全省乡村振兴文化示范样板镇的荣誉称号。
李修会是谁?她是公务员吗?不是;是下派的扶贫干部吗?也不是。她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她以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赤胆忠诚,一位乌蒙儿女对父老乡亲的爱心,践行着自己在党旗下的铮铮誓言——对党忠诚、积极工作。
一张充满活力的摩尼乡村振兴新图景,已在徐徐展开。李修会和她的姐妹们正以骄人的姿态,热心的情怀,沐浴着新时代的朝阳,阔步前行在红色乌蒙的新长征路上。(图片除部分来自网络外,均由被采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