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四川人 你凭啥资格独享“天府之国”美誉

2016-03-10 08:15 | 来源:

      巴蜀文化的人文风情,孕育了四川人的气质。既有北方人的豪爽,又有南方人的内秀。从源头来讲,四川甘孜是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源头,兼容两大文明所形成的文化特质与秉性。北方人到四川可以适应,南方人到四川也可以适应。” ——郑晓幸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

■采写:新快报特派北京记者 周雯

■摄影:新快报特派北京记者 宁彪

川菜的麻辣、川戏的诙谐、川酒的香醇、川茶的清甜、川妹子的美丽,九寨沟的人间仙境、大熊猫栖息地的趣味、黄龙的藏羌风情,还有峨眉山、青城山这样的名山大川,“天府之国”之名只有四川能担此誉。

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接受新快报记者专访,解读四川文化,透露“十三五”文化强省规划,感念与广东的情谊,“四川很多特色的灾后文化小镇,都是广东援建的,四川人民一直记着广东人民的支持。”

【谈文化特质】 川人坚忍乐观豁达又包容

“来四川对口援建,很多人不理解,遭受这么大的灾难,四川人还是这么乐天,该干就干,该吃就吃,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郑晓幸说四川人乐天与达观的天性,与这方水土息息相关。

为何川人身上有这样的文化特质?郑晓幸有独到理解,“巴蜀文化的人文风情,孕育了四川人的气质。既有北方人的豪爽,又有南方人的内秀。从源头来讲,四川甘孜是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源头,兼容两大文明所形成的文化特质与秉性。”

这一方被称为“天府之国”的盆地,郑晓幸溯源道,“从古蜀国的文明开始,延续数千年,藏族、彝族、羌族等多民族世代聚居,形成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

细数四川的文化名片,郑晓幸总结了川戏、川酒、川茶、川菜,“川戏,变脸吐火,幽默诙谐,是戏剧中的大剧种,独具特色。川酒,中国的名酒很多来自四川,五浪液、泸州老窖。川茶,四川是茶叶的主产区之一。川菜,世界只要有餐馆的地方就有中国餐馆,有中国餐馆的地方就有川菜馆。”

川文化的名片绝不仅止于此, 四川还是拥有自然遗产最多的省份,都江堰、青城山、九寨沟、峨眉山和乐山大佛,还有大熊猫栖息地和黄龙风景区。郑晓幸透露,“金沙三星堆古蜀文明遗址、藏羌碉楼民居、蜀道等都在排队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四川有国宝单位230多家,国家级非遗136项,是非遗大省,也是文博资源大省。”

郑晓幸认为,两大文明的起源与交融,让四川及川人拥有更强的包容性,“四川话是北方语系,北方人到四川可以适应,南方人到四川也可以适应。你到成都,觉得城市很包容,巴适安逸,来了不想走。四川人对各种文化都包容,一点也不会排外。”
     不仅不排外,在改革开放之后,川人也走出去开创生活。郑晓幸说,“四川人的能吃苦、执着、坚韧不拔,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间,最大的农民工群体是四川人。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中国人,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四川人。川人的坚忍乐观豁达和包容,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品质。”

【谈文化强省】 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支柱型产业

“严格来讲,四川是文化资源大省,但还不是强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是四川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规划和目标。”要实现这场升级跳,郑晓幸透露,四川将借助“文化+”,实现“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占GDP比重5%的目标,也意味着文化产业将成为支柱型产业。

丰富的文化资源,对四川的旅游业贡献最大,郑晓幸透露称近几年四川旅游发展呈现井喷态势,每年入川旅游人数约4亿人,旅游产业的收入这几年都是两位数增长。他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十三五’期间,四川要经济转型,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将成为四川全力打造的产业。”

以文化强省,四川早就尝到了保护文化的甜头,金沙博物馆便是一个经典范例。“金沙遗址是在市中心的房地产开发工地发现的,当时成都市政府决定在城市核心区划出400亩地,打造金沙遗址公园,形成最有特色的城市中心遗址公园。金沙的太阳神鸟,被用作中国文化遗产的图标。在金沙周边,发展了各种各样的餐饮娱乐房地产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郑晓幸自豪地称,每当遇到保护与开发的冲突时,金沙便成为倡议保护文化的样板。

面对保护与开发的问题,四川已经形成优先保护的共识。“最近在天府广场附近发掘了唐代的皇家花园,政府毫不犹豫把它规划成遗址公园。在保护与开发冲突的时候,毫不含糊地保护文化。四川还会继续加大文物保护,包括传统村落、文化名镇。”郑晓幸透露,保护文化不仅不阻碍发展,反而带来新的生机。

在“十三五”期间,郑晓幸透露,“经过‘十二五’的快速发展,四川已经建起站线最长、网点最多的公共文化体系,发展公共文化资源事业。把成都培育成中西部的艺术、非遗和文博高地,发展各地的特色文化产业,比如藏羌文化走廊已经上升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发展文化产业和新型文化业态,文化加休闲,文化加现代农业,文化加制造业,文化加服务业,特别是文化加旅游业。”

【谈文化创新】 文化氛围和开放环境成为人才培养土壤

近年来,活跃在公共视野中的四川文化名人并不少,尤其是演艺行业,李宇春、吉克隽逸等在选秀节目中脱颖而出的歌手,成为四川文化的“新名片”。在新时期源源不断地输送文化人才,四川是如何做到的?

“他们都是在四川唱出来的,四川演艺市场非常活跃,五千多家文化企业,加上好山好水好风光培育了他们。他们从这里起步,当他们翅膀长硬飞出盆地,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四川文化走出去。”郑晓幸认为四川的文化氛围以及开放的社会环境,拥有培育文化人才的土壤。
     而在演艺文化方面,四川还将有更多的创新举措。郑晓幸介绍,“在四川给分散在世界各地的音乐人,包括制作人、创作人和歌手,打造一个艺术集散地。加上川音等艺术院校,为人才培养提供基地。他们形成的新业态和产业链,正是现在文化消费的盲区,可以为80后、90后和00后,输送多元化、新型、健康的文化消费。”

【谈粤川交流】 四川文化通过广东走向世界

四川与广东两地距离并不近,但两地从不缺乏交流。“特别是抗震救灾,广东省对我们四川的援建做了很多贡献,四川很多特色文化小镇都是广东援建的,四川人民一直记着广东人民对四川灾后文化重建的支持。”郑晓幸说四川新形成的抗震救灾文化中,广东的贡献至关重要。

“到现在,广东的文化志愿者也经常来川,四川的文化工作者,特别是我们藏羌民族文化,也通过广东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近观广东四川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一直是持续不断的。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前沿阵地,四川文化也通过广东走向世界。”郑晓幸希望,粤川两地的交流能更加频繁。

对广东的情谊念念不忘,郑晓幸得知新快报策划“文化中国万里行”,在开会期间专门抽空接受新快报记者专访,为四川文化“代言”。
相关链接:
       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天府之国,古称“天府之国”乃是因为天府原是一个官职,主要掌管人间珍宝。战国后期秦国李冰及子二郎在蜀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有了成都平原的富庶,随着历史发展,“天府之国”一词逐渐在大众层面上用以专门指代四川盆地尤其成都平原,并成为了共识和常识沿用至今,约定俗成。

  • 健康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健康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健康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健康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健康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

健康百科>>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