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草园地 > 正文

警惕“绝经后出血”背后的元凶——子宫内膜癌

2016-04-15 09:11 | 来源:

    王女士(化名)今年53岁,在一家公司做管理工作,平时比较注意仪表,同事和朋友经常夸她年轻,很多第一次见面的客户以为她只有40多岁。然而,岁月还是悄悄的留下了痕迹,王女士在3年前已经自然绝经,并平稳过渡了更年期。3个月前,王女士突然有少量的阴道出血,持续了4天后就自然停止了,王女士觉得和原来来月经的感觉很像。王女士有些疑问和担心,就来到妇科就诊。医生了解情况后为王女士安排了盆腔B超,结果提示宫腔内膜12mm,回声不均。随后医生为王女士行宫腔镜检查+分段诊刮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竟然是子宫内膜癌。

    北大肿瘤医院妇科肿瘤科主任高雨农介绍,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逐渐上升并趋于年轻化。其发病率在欧美等发达地区已跃升为妇科恶性肿瘤第一位,占女性恶性肿瘤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2015年美国新发子宫内膜癌约54870例,死亡10170例。在我国其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地区(北京、上海、中山市)已超过子宫颈癌,成为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尚不清楚。研究表明,高血压、肥胖、糖尿病、雌激素替代治疗、初潮早、绝经延迟、不孕不育、应用他莫昔芬等均为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根据临床与病理特点的不同将子宫内膜癌分为两型:I型癌和II型癌。I型癌为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最为常见,占子宫内膜癌的90%,围绝经期女性为易感人群,主要由子宫内膜增生发展而来,与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刺激有关,一般预后较好;II型癌为非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病率较低,占子宫内膜癌的10%,绝经后女性为易感人群,主要发生于萎缩的子宫内膜,侵袭性强,预后较差。

    9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会出现阴道出血或阴道排液症状,对未绝经的女性,可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周期紊乱。由于这些症状一般在疾病早期出现,因此,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即可在疾病早期得到诊断治疗,从而获得良好的预后。

    对于内膜癌患者临床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经阴道超声、核磁共振成像。经阴道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对患者无创伤,操作简单、快速,能较为清晰地显示出患者子宫内膜、浆膜、子宫肌层、卵巢等各组织,能观察患处血流变,可判断肌层浸润深度、宫颈受累情况、子宫外转移等多种情况,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及应用价值。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回声粗糙不均,与子宫肌层分界不清。核磁共振成像由于具有对软组织分辨率高、能够多方位及多序列成像等优势,目前已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可以用于子宫内膜癌诊断、分期以及指导治疗和随访的可靠方法。

    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分析在诊断内膜癌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因此,要确诊内膜癌,一定要取得内膜的组织做病理分析。取得内膜组织的方法主要包括分段诊断性刮宫术以及宫腔镜检查。分段诊断性刮宫术自1843年应用于临床,目前仍为广泛采用,曾作为子宫内膜癌诊断的金标准,也是绝经后出血的首选检查手段。由于该术式是在非直视的情况下进行,取材存在局限性。但在经济水平欠发达地区,作为传统的子宫内膜癌诊断方法,分段诊刮至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宫腔镜检查可直观了解宫腔及宫颈管情况,操作简单、诊断准确,已成为现代诊断宫内病变的“金标准”。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及分段诊刮可以直接、全面观察宫腔情况及病变的大小、部位等, 并可在直视下进行定位内膜活检, 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减少漏诊, 从而有助于术前期别的准确评估和估计肿瘤范围。

    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及药物(化学药物及激素)治疗可通过术前辅助检查评估肿瘤累及范围、病理类型及患者一般情况决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根据高危因素决定是否行辅助治疗及行何种辅助治疗。

    王女士因为对“绝经后出血”采取了足够的重视,从而在疾病早期发现并得到治疗。因此,对于绝经后出血一定不能掉以轻心,须知“月经一去不复还”,绝经后的出血往往提示着内膜的病变。而对于围绝经期女性甚至育龄期女性,如果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需及时就诊,除外内膜器质性病变再去考虑内分泌、精神因素。

    除了关注月经我们还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膳食保持合理的体重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要平稳控制血压血糖使自己处于相对良好的身体状态如果因为疾病需要服用雌激素或他莫昔芬治疗时需定期监测内膜厚度加强随访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心态平和,有健康的心境。              (/北京大学肿瘤医张楠)

  • 健康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健康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健康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健康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健康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

健康百科>>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