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食药安全 > 正文

谣言:米饭是垃圾食品?

2015-10-28 09:26 | 来源:

导语:近日,网上流传一篇文章,称白米饭由于具有高糖、高热量、低蛋白质、低维生素等特点,是糖尿病、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元凶。这种说法靠谱吗?白米饭会是垃圾食品吗?

米饭是垃圾食品?

一、网友评论:

1.网友:羊羊羊 34岁 教师

我爱吃饭不爱吃菜,经常只吃米饭,现在身体健康又强壮。

我不相信“米饭是垃圾食品”这句话。我从小只爱吃饭不爱吃菜,有时连续好几天只吃饭不吃菜,爸妈都很怕我营养不良,可我偏偏白白胖胖,身体一点毛病也没有。现在我都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前两天体检,身体依然强壮,所以米饭不是垃圾食品。

2、网友:毛毛 24岁 学生

只吃饭不吃菜让我营养不良进了医务室。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减肥方法,说连续一个月三餐只吃米饭能减肥。于是我决定试试看。可就在第15天的时候,我竟然晕倒了!医生说我营养不良,而且还重了3斤!我觉得米饭既没营养又增肥,真的是垃圾食品啊!

米饭不是“疾病元凶”。

二、专家解答: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再贵

1、米饭不是“疾病元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再贵表示,白米饭是垃圾食品之王,这个命题完全是个伪命题。世界上没有人是因为吃米饭过多导致糖尿病、肥胖或者其他疾病的。糖尿病等疾病不是吃米饭吃出来的,而是营养摄取过量、营养失衡、运动不足等原因导致了糖代谢功能失调,这个时候大量吃米饭就会出现血糖急剧上升的现象。所以,米饭不是糖尿病的致病原因。

大米和白面等主食的升糖指数都比较高,但是,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这种升糖指数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人体自身能够调节。大米的蛋白质含量在6%—9%,大米、面粉和玉米的蛋白质都不是全价蛋白质,赖氨酸比较缺乏,只要适当补充豆类食物,这种缺陷是不会有太多问题的。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个人每天摄取的能量应该有25%左右来自脂肪,13%左右来自蛋白质,其余60%左右来自碳水化合物,所以,说一个人每天只需要50克碳水化合物是完全错误的。具体到每天应该食用多少食物,一个基本的数量是:每天食用谷物类(包括杂粮类)250—400g,肉类50—75克,蔬菜400克,水果300克。对男性来说,每顿3—4两的米饭或者馒头一点都不多,如果是女性,每顿2两左右是合适的。

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需要的碳水化合物的量有差别,对于营养素比如糖的吸收转化效率也不同,所以每个人每天应该吃多少米饭,应该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定。至于糖尿病、心脏病的成因,非常复杂,与家庭遗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环境、心理状况等都有关系。不能简单的推断多吃几两米饭就容易得这些疾病。
 

饮食应做到均衡多样。

2、饮食应做到均衡多样。

多位专家表示,想做到健康饮食,应该均衡多样,而不是避免吃某种食物。饮食营养是否适当因多种因素而异,例如人种、年龄段、地理条件等等。各国均有各自适用的膳食指南,包括对谷物、动物、乳类、果蔬等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建议。片面过量食用单一营养,造成不平衡状态都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米饭和面食等主食的摄入主要是给生命活动提供热量,也就是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身体内的一切生命活动都要受到影响,生物酶的合成更需要能量。所以人们必须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当然还得摄入足够的其他营养素包括矿物质、蛋白质和脂肪等等。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尚武解释,能量是指在体内能通过生物化学反应产生化学能量的物质,主要是糖类和其他能提供能量的化合物物质,如蛋白质及其构成单元氨基酸。要从这些物质中提取能量,需要酶催化的代谢反应途径、多种其他微量物质辅助,如维生素、金属离子、氧分子和水分等。大米、小麦就是这类基本的糖类或淀粉类碳水化合物提供者。这类物质被称为能量物质。

健康饮食有窍门。

3、健康饮食有窍门。

如何才能健康饮食,保持身体处于健康状态呢?

从酶的角度来看,健康饮食有几个注意事项:一是吃饭要吃7成饱,在饥饿、适当饥饿和饱腹不同情况下,人体对能量的代谢途径是不一样的,研究表明7成饱可延长寿命30%;二是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酶的食品,给人体补充酶。三是如果可能,尽量远离含有外源添加剂的食品, 部分食品添加剂人体可能不能代谢,有可能存在潜在的致癌威胁。

陈尚武指出,中华民族食物中的大米文化,源于历史与农业文明的形成。其实,这与游牧文化肉食文化的发展是类似的。粮食易于保存和计划种植,便于携带和储运;肉类则以活畜饲养和放牧为主,而后者要依赖草原与牧场的存在。合理的饮食习惯中应该包括肉类、油脂脂肪类和淀粉类,即动物类食品、植物类食品,以及其他类食品(如菌类)等。以淀粉为代表的食物与肉食应该保持在1∶1或1∶2下才是合理的。来自于食物的能量与营养物,肉食应该占50%至60%,淀粉类应该低于50%。

  • 健康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健康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健康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健康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健康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

健康百科>>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