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上海禁毒有道 一把钥匙打开一把心锁

2016-11-16 14:03 | 来源:

近日,“70后”的晓荷(化名)考出了全国社工师资格证书。看似普通的证书对于晓荷却弥足珍贵,意味着她将告别过去,迎来全新的生活。作为一名昔日的“瘾君子”,为了彻底摆脱“白魔”,她走过了10多年的戒毒路,并成为吸毒者转型为禁毒社工的全国“第一人”。

晓荷的经历是上海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开展社区禁毒的一个缩影。16日,全国重点城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座谈会将在上海召开。早在2003年,上海就在全国率先探索禁毒工作走社会化、专业化道路,通过发挥各种社会力量,“一把钥匙打开一把心锁”,全面深入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

图说:戒毒人员做健康操修养身心。新民晚报记者张龙 摄

活动沙龙

助人戒毒润物无声

随着西藏钟碗的敲击声,围桌而坐的沙龙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冥想正念练习,以排除所有杂念,关注当下的自己。冥想过后,大家分享练习的感受。组员小霞(化名)说:“自己一直是个停不下来的人,从来没有那么安静地和自己待在一起,这种感觉很好。”组员小婕(化名)说:“感觉很舒服,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不再浮躁。”

之后,茶艺心理干预戒毒康复老师,一边和大家分享茶艺知识,一边泡茶品尝六安瓜片、蒙顶黄芽、信阳毛尖、太湖翠竹、西湖龙井等,并根据杜甫《曲江二首》中“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制作了“蝶舞翠竹”调饮茶。在茶香和琴声中,禁毒社工和组员在轻松的氛围中一起分享、交流最近的思想。

这不是什么茶馆聚会,而是静安区“手拉手,心连心”女子戒毒沙龙的活动。这家“全国第一家女子戒毒沙龙”是以彭浦镇辖区内女性药物滥用人员为主体,禁毒社工、妇联干部、禁毒志愿者以及部分沙龙成员家属参与,寓学习于交流、互动之中的自助、成长型戒毒小组。小组通过各种“亲情的回归”、“责任的苏醒”等主题活动,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成了戒毒成员安全而温馨的港湾。

据悉,早在2003年,上海就率先探索禁毒工作走社会化、专业化道路,成立了大陆首家专业从事禁毒社会工作的民办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由市禁毒办作为其业务主管单位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其专门开展针对社区药物滥用人员的服务,以及协助政府职能部门落实有关管理等工作。通过发挥各种社会力量,全面深入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

如今,上海市已经基本实现禁毒社会组织的全覆盖,共有1094名社工活跃在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的第一线,他们平均年龄34岁,本科学历以上占72%,具有社工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资质的占77%。还形成了浦东新区的“中致社”、奉贤区的“思齐社”、松江区的“茸平社”和长宁区的“禁毒妈妈工作室”等一批社会组织。

图说:上海成立了大陆首家专业从事禁毒社会工作的民办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网络图

多方参与

禁毒不能孤军作战

“本世纪初,上海成为从毒品过境转变成以毒品消费为主的地区,禁毒形势日益严峻,由此带来的一些社会治理问题日益凸显。”上海市禁毒办有关负责人回忆,“当时的禁毒形势呈现四大态势:一是吸毒人数连续呈现大幅增长;二是吸毒引发的各类违法犯罪案件呈高发态势;三是专门力量不足,政策缺乏统筹;四是传统工作理念难以适应现实需求。”

资料显示,1999年至2002年3年间,上海市在册吸毒人数增幅达94.7%;而市禁毒办干部仅有两名,区县禁毒办人员仅有37名,而且还是兼职的。

只靠政府部门“孤军作战”,显然已经力不从心。2003年初,上海市一改原来“重打击收戒、轻管理服务”的禁毒工作理念,提出“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的全新工作理念,由此开启了今后13年的禁毒工作社会化、专业化之路。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现有吸毒人员84778人(含来沪人员28719人),累计戒断3年未复吸43850人;社会面吸毒人员在岗就业29405人、就业率为65.5%,不少昔日的“瘾君子”重归正途。

图说:通过培育“三支力量”,社区禁毒的“星星之火”已经燎原。视觉中国

三支力量

社区禁毒星火燎原

近日,金海(化名)站在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领奖台上,感慨良多。原来,他曾是奉贤区金汇镇的一名社区戒毒人员,去年冬天的一个寒夜,当听到有人喊抓小偷,他毫不犹豫地追了过去,小偷被追得跳进了河中,而金海也毫不犹豫地紧跟着跳进了冰冻刺骨的河水里……

“是社区戒毒帮我找回了生活的信心,镇里的禁毒干部、戒毒民警,还有禁毒社工,他们给我找工作,帮我劝回了与我断绝关系的母亲和妻子。”金海说。

打开金海心结的是为他量身定制的“钥匙”。从2012年起,上海就在全市推行社会面吸毒人员分类评估和综合干预工作。根据社会面吸毒人员的现实状态分为A、B、C三类,对于三类人员根据风险等级开展分类管控,并且每3到6个月开展一次动态评估,遇突发事件及时评估。

根据评估,按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要求,禁毒部门会同公安、司法、卫生、民政、人保等部门,分别给予这三类吸毒人员开展针对性的行为矫正、法律援助、身体康复、药物治疗、思想教育、心理咨询、技能培训、推荐就业等干预措施。

同时,通过培育“三支力量”,即专业的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推动禁毒工作的社会化、广覆盖的社区平安志愿者队伍,社区禁毒的“星星之火”已经燎原。如今,本市核心禁毒志愿者达近万人。

在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委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全市30余万平安志愿者同时也是禁毒志愿者,在社区禁毒宣传教育、重点人员动态掌控、重大节点安全守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让无数吸毒者找到了“回家”的路。

(新民晚报记者 宋宁华)

 

 

相关链接>>

晓荷的10年戒毒之路

曾经,她因吸食海洛因被强制戒毒,如今,她不但戒断毒瘾,还成为吸毒者中当上禁毒社工的“全国第一人”。回顾近10年的戒毒之路,晓荷(化名)说,“因为知道弯下腰重拾尊严有多难,才更加珍惜涅槃后的重生。”

尝鲜有毒

1993年,是晓荷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一年。这一年,她中专刚毕业,服装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却因为一件事改变了人生。“我走进服装公司的休息室,看到几个朋友在吸一种白色粉末。”对毒品毫无概念的晓荷出于好奇初次尝试了这样“新玩意”。“当时吸了之后非常不舒服、想呕吐的感觉。”晓荷这才知道这种白色粉末其实就是海洛因。

开始晓荷并没有上瘾,但会在朋友时不时的怂恿下再度尝试。直到一天晚上,一向倒头就睡的晓荷在床上辗转反侧,整晚头痛欲裂,无法入眠。第二天朋友告诉她:“你是犯毒瘾了。”

一年后,在毒品世界里越陷越深的晓荷与朋友玩乐时遭遇了警察的临检,她被发现随身携带毒品。晓荷被带到戒毒所中强制戒毒3个月。在戒毒所的日子很难熬,短短3个月却像是过了3年,出所后的晓荷难捱毒瘾,又开始了暗无天日的吸毒生活。

图说: 开始接触毒品的晓荷并没有上瘾,但会在朋友时不时的怂恿下再度尝试。视觉中国

痛定思痛

2005年,晓荷被劳教戒毒一年半。就在那时,晓荷妈妈在家里接待了一位“不速之客”。出现在晓荷家的是自强虹口工作站的社工陈慧。陈慧对晓荷的第一次家访并不顺利,晓荷的妈妈告诉陈慧晓荷已经被送去劳教所。之后,晓荷妈妈逐渐对社工有所了解,这才答应陈慧去看望晓荷。

2006年3月,陈慧和晓荷第一次见面。陈慧告诉晓荷,她的父母一直很挂念她,希望她出所后能重新开始生活,晓荷听到这里,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想到有一次父亲到劳教所来看她,父亲离开时颤颤巍巍的背影是如此无助,她想上前搀父亲一把,却只能隔着玻璃望着年迈的父亲。陈慧临走时拍了拍晓荷的肩,鼓励她出所后好好生活。到现在,晓荷一直记得那轻轻的一拍留给自己的感动,她第一次感到来自一个真正朋友的鼓励。

在劳教所度过的一年半时光里,晓荷接触到的全是与她有着相同经历的人们。晓荷记得有一位同伴的父亲在她服刑期间去世了,同伴难过的表情晓荷至今记忆深刻,当时晓荷就下定决心,千万不能和同伴有一样的遭遇,出所以后一定要好好照顾父母。

抚平创伤

2007年3月,在陈慧的邀请下,晓荷参加了自强虹口工作站组织的“心灵之家”同伴小组。活动中晓荷表现并不突出,总是坐在一旁不爱发言。但在写活动感想时,陈慧发现晓荷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文笔也很自然清新,总能以朴实的语句感动人心。

后来,晓荷成了一名禁毒志愿者、同伴教育辅导小组学员,在第一次参加“涅槃重生”小组活动结束后,晓荷记录道:“相同的经历曾把我们聚集在一起,让我们把所有的苦难都深深地埋葬。今天,我们站起来抚平创伤,掸去满身的尘土相聚在心灵家园,为走出困境而庆幸,为带给别人快乐而快乐。”

晓荷喜欢旅行,有一次她在扬州旅行时曾在一户农家住了一宿,夫妻俩靠着卖豆腐供儿子在大城市里读博士,为了一个目标,他们默默付出了十几年。那一晚晓荷是听着磨黄豆的声音入睡的,她格外珍惜此刻生活的平静和坚持。远离毒品的日子,每天都充满了阳光。

(新民晚报记者 宋宁华)

 

  • 健康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健康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健康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健康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健康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

健康百科>>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