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健康快讯 > 正文

大伙儿为啥越来越关心医改

2014-12-08 11:36 | 来源:

跟咱们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新一轮医改步入第5个年头。从今日开始,本报推出《医改热点面对面》栏目,和大家伙儿聊聊医改的事儿。大家伙儿的医疗保险待遇提高了多少?能享受到哪些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到大医院看病为什么人还是那么多、那么挤,这种状况到底怎么才能改变?大家还将获得哪些医改实惠?本栏目将通过解读医改政策,剖析医改动向,解疑答惑,让大家伙儿更了解医改,支持医改,同时集思广益,进一步推动医改前行,更好地惠及咱大家伙儿的健康。

  近来,北京的天气骤然变冷,王先生72岁的父亲因为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紧急住进了医院,5岁的儿子随后也发起了高烧。王先生两口子连续几天请假,来来回回跑医院。王先生在微信朋友圈里说,现在算是彻底尝到“有什么千万别有病”的滋味了。

  确实,医疗、教育、养老、就业、收入以及衣食住行是每个家庭都须面对的生活大事件,但无论怎么排序,看病就医问题都是对老百姓影响最大、也最为大家关注的话题之一。大家最关心的未必是党和政府在医药卫生改革与发展大政方针上的文字表述,而更多是每一次看病就医过程中的种种细微变化,是“看病难、看病贵”这些令人纠结的问题能否得到一定的缓解。这就是为什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每一个细小变化却总能牵动人心。

  大伙儿关心医改,是因为在解决了温饱,经历了改革开放后,不仅国家有了较为丰厚的经济基础,咱们老百姓也要奔小康。在通往小康的路上,我们不仅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老人能安度晚年,还期盼自己和家人可以不得病、少得病,得了病也不用再担心缺医少药、因病致贫。尤其是2003年发生的SARS疫情,更是让中国政府和普通百姓都明白了一个理儿:健康的重要性不亚于赚钱。

  大伙儿关心医改,还因为几十年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上,医药卫生体系建设领域确确实实留下了许多欠账。由于我们长期忽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使得“预防为主”方针更多地停留在口头上;因为公立医院获得的投入严重不足,以药补医机制促使大处方、滥检查现象泛滥,导致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趋利性加重,“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成了让大家都闹心的普遍问题。

  正是为了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从2009年开始了新一轮医改,至今已经进入第5个年头。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对医改投入了更多资金,倾注了更多心血,也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国梦时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而这一梦想必然包括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医改5年来,取消以药补医,让药价变得便宜了些;基本医保覆盖全民,让看病费用有了分担机制;推行公共卫生均等化,让每个孩子都能免费接种疫苗;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让老百姓起码能就近看上病了。这些改革措施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每个人的心情、钱包和日常生活,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看病就医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每个人都希望能找最好的医生、吃最好的药、花最少的钱,但这些需求和我们有限的医疗服务保障水平存在着巨大的矛盾。这也正是经过5年医改,很多人仍然觉得看病不容易、不方便的主要原因。

  要解决大医院挂号难、看病贵问题,第一步就是要取消以药补医机制,而仅此一项改革,就牵扯到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不再靠卖药赚钱后,价格部门如何合理提升医疗服务价格,财政部门如何给予医疗机构合理补偿和投入,医保部门如何调整报销比例,卫生计生部门怎样抓好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挖潜增效。

  的确,医改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一项涉及众多相关方的系统工程。医改要解决的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涉及方方面面复杂的利益调整。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各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持续推进,更需要咱们大家伙儿对改革抱以更合理的预期,并给予医改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因为医改不仅是政府的事儿,不仅是医院、医生、医保的事儿,更是咱们大家伙儿的事儿。别忘了,每个人自己都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 健康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健康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健康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健康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健康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

健康百科>>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