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草园地 > 正文

泸州评选“百大孝子”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上)

2012-12-29 18:04 | 来源:

评选百大孝子
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上)
 
——谈中国孝文化的内涵、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 刘锡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百善孝为先,弘扬孝文化。我是《酒城新报》的忠实读者,从新报上获悉由市文明办、市老龄委、市电视台主办,酒城新报承办的“天立杯”泸州百大孝子评选活动,受到了各行各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认为,此次“百大孝子”评选活动,对弘扬中国孝文化、传承优秀文化、彰显社会新风,形成全社会尊老爱老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影响和推动“孝城”泸州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家中也有86岁的老母,更在长期坚持尽孝服侍,感同身受,充分体会到通过践行孝道,形成全家乃至全社会尊老爱老共同行动的重要性。笔者在长期坚持践行孝道中,搜集、学习了大量涉及孝文化的知识、资料,如《孝经》《百孝经》《二十四孝故事》《泸州报恩塔赋》以及大量古今中外孝文化名言警句等。为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特为这次“百大孝子”评选活动撰写此文,以飨读者,希望引起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关注、支持“百大孝子”评选活动。————题记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从“孝”的形成发展分析,孝文化与尊老养老的观念密切相关。一个孝字,是一个子承老的结构,二者缺一不可。
中国传统的孝道教育在历史上获得了巨大成功。皇家敕命、官方条律、书院诠释和坊间劝喻一起,将孝成功地塑造成了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信条,黎民百姓以礼法约束和仁义自觉为表里,形成了自身几千年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乃至行为习惯。现代社会发扬光大孝文化的精华部分,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道德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孝经》《论语》《孟子》《礼记》《荀子》等都对“孝”作了专门著述。
西方孝文化的研究中,《圣经》里也对“孝”有所阐述。在现代,韩国的“孝子产业”把“孝”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在日本,“孝”所包含的“善事父母”被认为是道德规范。其它国家尚且如此,那么对于起源于中国的孝文化,我们更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传统孝文化发扬光大,古为今用。
随着社会的变革,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前社会传统孝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震荡,传统孝文化遭到一定程度的扭曲异化,人们的孝道观念意识滑坡,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在面临时代、国情的深刻变化和多元文化竞争的严峻挑战时,弘扬孝文化更成为当下所需、当务之急。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主要内涵
 
“孝”字最早见于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墟甲骨文中。“孝”字,在甲骨文中是标示祭祀祖先时有所奉献的形象。孝由上面一个“老”字和一个“子”字组成,后来在书写过程中把“老”字的下半部分省略了。《说文》解释为:“善事父母,子承老也。”而甲骨文、金文中,“老”“考”“孝”三字相通。“孝”是会意字,形象地描绘出上面的老人呵护着下面的子女,下面的子女承奉着上面的老人,父慈子孝,十分和谐。“孝”其原义为“奉先思孝”。儒家道统认为“孝”是百行之首,《论语》载:“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舆!”。《孝经》和《二十四孝》是孝文化的经典著作,以“孝”为核心思想的孝文化被赋予了丰富而具体的内涵与意蕴。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和“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中国传统孝文化的主要内涵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敬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谈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也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是物质供养,关键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孔子认为,子女履行孝道最困难的就是时刻保持这种“爱”,即心情愉悦地对待父母。
奉养>>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年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
侍疾>>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给予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
立身>>《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做子女的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儿女事业上有了成就,父母就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因此,终日无所事事,一生庸庸碌碌,这也是对父母的不孝。
谏诤>>《孝经》谏诤章指出:“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也就是说,在父母有不义的时候,不仅不能顺从,而应谏诤父母,使其改正不义,这样可以防止父母陷於不义。
善终>>《孝经》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儒家的孝道把送葬看得很重,在丧礼时要尽各种礼仪。(未完,紧续2013年1月4日酒城新报)

  • 健康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健康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健康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健康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健康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

健康百科>>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热度排行